麦兜故事
最近流行动画生涯个人喜好表,其中有一栏:最虐心的动画,我思来想去也没找到个能把我捅得半夜反复回想的动画,最后填了麦兜故事
我大概3-4岁的时候,家里有很多动画碟片,其中一个就是麦兜。小孩时间充足,把动画片翻来覆去地看,我妈有时候也在边上陪着我看,看到后来我都能背下几句台词:马尔代夫,椰林树影,水清沙幼…麦兜故事的叙事风格比较松散,对小朋友来说为时尚早,所以我基本没记住它讲了个什么,只能零零散散回忆起马尔代夫、抢包山、大脚瓜、鸡包纸纸包鸡之类的梗。
大学毕业前闲着没事干,上B站找电影看,以回忆童年为目的点开了麦兜故事,结果怎么形容,就是童年的梦幻气泡逐渐破碎的感觉,其中最震撼的事实是 麦兜从来没去过马尔代夫…在麦兜的叙述里,他坐上空中巴士,在海里潜水捕鱼,和妈妈一起吃烧烤;画面上是麦太带他坐大巴去了临近的小城,从市场上买了活鱼偷偷让麦兜捕到。这他妈是什么温柔又残忍的叙事方法,我小时候看了无数次,被骗了无数次…
长大后再看那些经典情节,能看懂的程度和关注点已经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身兼数职的单亲妈妈麦太,抢包山师父的梦想,麦太用电子辞典逐字翻译成英文、寄给奥运组委会的信,没能吃完的烤鸡,会唱英文歌、弹钢琴、小朋友眼里宛如女神的幼教老师,都像马尔代夫一样,轻轻揭掉了附在表面上的梦幻泡影。我记得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课本里有一篇专门描绘香港繁荣的课文,里面说,香港的夜晚灯红酒绿,商品物美价廉…而在麦兜故事里,背景永远是密密麻麻的鸽子笼,会唱英文歌的年轻女老师就挤在其中一扇小窗户里,为小朋友弹钢琴。香港示威期间,我在某处看过一篇短文,介绍香港普通市民的生活状态,以及香港年轻人为什么看不到未来,其中就提到过这种楼房。我心想,原来我还在学习灯红酒绿、物美价廉的时候,这种矛盾就已经植根在香港了。搜了一下麦兜的配音演员,和我是同龄人,都是千禧年前后出生的孩子。香港示威的时候,我在上大学,麦兜是不是也在上大学?他当时是不是也在愤怒的人群中?
总之重温完麦兜后结结实实emo了一番,事后和我妈打电话,我说 我小时候一直以为麦兜真的去了马尔代夫,我妈在那头笑,说那肯定不是啊,真没去过。写到这我才反应过来,一直记不住作品情节的我妈竟然对麦兜的剧情印象这么深刻。我五岁以前,老爹经常出差在外,日常基本上都是和我妈一起过的。我想起她经常陪我看麦兜,那看到麦太的时候,她有没有代入过自己?
麦兜后来出品的几部续作我也有看过,故事都围绕某一人物展开,太普通,太温情,太用力,都不如第一版的麦兜故事来得温柔,来得残忍。在席卷全社会的冰冷浪潮中,一个小孩对他妈妈说:马尔代夫,椰林树影 水清沙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