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对人类的摧残大部分不是工这件事本身。而是没有在工的时候也在下意识地为工做准备。

#菌菌上班记
什么时候辞职的欲望盖过找下家的恐惧我就会辞职了……

之前打工出差住酒店 那份工打得我是真的很伤 我每天都恶狠狠地去酒店泳池游泳 回来又穷凶极恶地泡澡 买了不同的lush浴盐球一天一个 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一秒钟工作带来的压力 辞职前还偷了两根笔来发泄对于公司的不满
消费和旅游是对焦虑和压力的释放 我周围的例子就是赚的越多花的越多 朋友月薪3万但每个月几乎能月光 难得的节假日逃跑出去旅游 平时加班晚了点炸鸡和日料 有一次她说存够二十万就裸辞 我看了看自己的存款不敢说话
当没有需要消解的东西之后 也就不需要花太多无谓的钱 资本主义的怪圈就是要把所有人都卷入这个游戏 没有需求哪来的再消费 其实人活着真的不需要那么多钱 不信的话试试呢 你也可以不玩这个游戏的

而且又是一个“道理我知道,but”的情况。就是凭我自己获得工作和筛选男嘉宾这俩经历,我发现企业找工的心态真的不是“我需要招一个符合什么什么条件的人才”,而是“ok我碰到了一个情况所以现在我需要找点能解决这个情况的人”,于是我发了个招聘然后在涌进来的申请里挑挑拣拣几个最顺眼和看起来能解决问题的。

总之核心是这个恰好的时机,是“公司缺人解决问题”碰上“我刚好在这个点上投了让公司看到了”的时机,而不是你真的要到达什么水准、达到了这个水准之后某个公司就会让你进来了之类的,这不是高考……水准也只是碰上之后能尽量让自己显得更顺眼,没碰上的话就是连入场券都没有。

比如我深信不疑潜在男嘉宾里有非常契合我身体的人,但我的精力就是只够翻一百来个打招呼+和三四个人细聊甚至见面+和一两个人做爱,而且过了我的几天性欲高涨窗口连被我看到的机会都没有……

而且这个“解决问题”也不一定是什么很专业的问题,它就是一个需要人的问题,比如我打工的retail店就是刚好那个时候缺员工而已,比如有些接受coop的企业可能只是馋政府的补贴其实并没有特别想招人,比如疫情期间FANG大规模招人,可能就是钱太多了没地方花招点人进来拧螺丝让投资人看到数据好看而已🤷 那能又好又快答出算法题的人第一了解cs相关知识第二不会太傻第三比较有毅力第四服从性较强,就很适合作为没啥具体事要你做但随时可以做任何事的人招进来。

所以结论建议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投再说,总能瞎猫碰到死耗子!

Show thread

:ablobcat_suyasuya:​​:ablobcat_bakedmochomocho:
你們都怎麼找到雙休的工的能不能教我​:ablobcatpnd_bittertears:​​:ablobcatpnd_crumpled:
​:lzy_004:​—​:2wink:​一​:kanade_25ji:​—​:chiikawa_s2_131:​— ​:lzy_001:

没用的我来拜托万能的香油了,感谢大家!!!!!!
寻找广告媒介相关岗位|坐标:北京/可远程

大家好,我目前正在寻找广告媒介或相关执行类岗位的工作机会,如果您或朋友的团队有相关需求,欢迎联系我!

我本科毕业于商科专业,具备良好的数据敏感度与财务基础,曾在银行从事柜员工作,对账、算账效率高,执行力强。

之后转岗至某一级广告代理公司,担任AE执行岗位,主要负责与渠道及客户的对接工作。曾服务多个量级较大的客户项目,量级达到千万(非旺季2—3千万旺季4千万以上)沟通顺畅、服务意识强,能高效处理客户及媒体端的双向需求。性格平和,抗压能力强,面对高强度任务亦能稳定推进。

工作期间对接了多个平台与区域媒体资源(如腾讯、抖音),熟悉华南地区如广州、深圳、杭州等地的媒体政策及返点信息,能及时掌握媒体端动态,有效支持投放策略优化。

熟悉星图平台下单流程,了解外采与媒介部门在政策对接中的运作逻辑。服务客户过程中,兼顾千川自播与达播项目。ROI整体稳定在1.8左右,高峰期能达到2+,具备良好的数据分析和复盘能力。

欢迎有广告媒介招聘需求的朋友联系我,也非常乐意参与项目合作。感谢转发推荐!

香油都做什么工作的 我想转行找找思路 我自己现在在广告业做执行岗 之前在银行做过柜员 都很牛马 现在尤其黑奴性质 想找个不要燃烧寿命的行业了 :blobimfine:

#SilverReview

非常喜欢苏万康·塔玛冯萨的《我不知道这该怎么念》。
很可能是因为“幸存者偏差”,广受关注的移民文学大多由自身阶级较高、比较“精英”的群体创作……这本身当然没有什么错,但个人认为工薪阶层、社会底层移民文学的声量相对还是比较小,所以才更觉得这部主要描绘老挝裔加拿大劳工的小书让人耳目一新。

本书是由十四个短篇故事组成的,主要角色都是“异类”(outcast),身份通常是移民、劳工、小孩、老人中的一个或几个的集合,而所以故事经常关于他们的困难、或者关于他们的反抗:

在移民家长教育下发音奇怪的女孩,在老师面前维护自己“英语不好”的父亲;黑拳手转行的美甲师对当地中产白人艳羡爱慕,却被同为移民的姐姐饱含内化歧视的言论管教;已经老到被认为失去了性和浪漫之可能的老妇人,依然选择和年轻邻居发展出如此苦乐交织的关系;熟练的捉虫人母亲一直辛劳工作,但最后管理的职位却被给了她女儿带来的白人男友,女儿因此和他决裂……

很难概括具体都发生了什么,总之我还是很想大家去看看,如果觉得谭恩美的移民文学像是上世纪的温馨童话,而匡灵秀的移民文学因精英背景而有失偏颇,那就可以看看苏万康,it hurts, but it hurts in a good way.

这世界的工作不是销售业就是服务业

敬告各位女友,如果男的跟你借钱,你要知道他可以向银行借,向亲戚借。整个社会都会大方向男性铺垫资源,就用不着你那点了,你好好开个账户,多少钱都存得下。

也许很多人都知道,一二线城市有针对毕业两年内的应届生找工作的免费青旅,能住免费一周,可以直接在微信搜“地方+青年驿站”,当时在深圳住过,申请需要毕业证身份证,四人间有Wi-Fi厨卫,可能不是普遍都是这种条件,但预算不够的宝宝可以申请一下

看到biglaw subreddit一群人讨论说政治抑郁想逃离美国去哪里还能靠已有技能工作,我一本正经看了半天评论区直到赫然一条链接推荐去北京大学教课,说有美国法律教育背景就行不需要另外读书或者考证完了一个pku.edu.cn的链接贴在那里,啊不是,这,不是大哥你,啊?陷入了一种极端的荒谬感,脑中突然浮现多年前一个夏日北京的空气质量不知道因为什么重要会议而清新无比时走在二教外面集体对着蓝天大声尖叫oh my god the sky is blue in Beijing的燕京学堂美国白男,记忆、噩梦与偏见缝合成一个头尾相连的大团圆

阿B首页看到一个讲职业规划的,如何选择行业和发展方向,包括提升自己的技能等等。虽然说得非常好,但能达到这个水平的肯定是月薪2W以上的行业和岗位了,有这种认知的岗位和人才自然会懂这个道理。但是现在普通人已经需要了解这个方面来包装自己了,拿着5000的工资做着复合型人才的工作,只能说是社会很完蛋了。

朋友们,想离世的时候就离职,离职比离世的伤害小,且能有效平息离世欲,也有后悔和重新选择的空间。离职是更理智也结果更优的选项,非常推荐。

有没有东京的小朋友想实习啊,客户端开发引擎开发 我自己带….😣时给比较少,好处就是坐班不会太累真的能学到东西(

@board @runrunrun

想请教一下润出来比较早的、在海外经历过2008年次贷危机的朋友们:

当时都是怎么度过的?应该怎么提前预防未来生活的变故?当时生活的国家有什么样的社会福利托底?如果当时没有托底的话,大家又都是怎么度过的?作为移民面对经济危机时会有哪些和本地人不一样的困境?

感觉山雨欲来了,有些担忧。

@board 打扰大家!
想问一下各位象友有没有工作后无经验转行(直接转或做准备之后转都算)的经历,行业不限,不管是正在尝试还是已经转行成功都行,可以的话想听一些具体的经验分享,目前处在一些很迷茫的时期有点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 :azukisan025:

@board

想请教一下各位香油找日本的工作的方法。

本人美本CS/物理专业,日语刚过N1(但也没有很好)最近刚申请好J-find签证(一种可以在日本进行求职活动的签证)。我想今年去日本工作,但是对于如何在日本求职没什么头绪。

请问大家有什么建议吗?比如推荐的求职网站,招聘会。以及如何挑选公司之类的小tips。

谢谢大家!

以及虽然专长是2D绑定但2D手绘, MAYA 3D, 定格动画等都有经验 :4110: 也会做rig

Show thread
Show more
Mastodon

本实例禁止真人儿童色情、泄露他人隐私信息(如姓名电话地址等)、诈骗、将本实例网址链接及截图不打码直接发布在墙内社交软件。除此以外,畅所欲言,无任何敏感词!用力地使用我们应许的生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