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接了一个咨询,涉及到绩效工资的问题,在象上也说一嘴,也许有象友想了解一下。
现在很多公司喜欢把工资拆成【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绩效工资一般是属于可以因为业绩不达标或者考勤等原因进行扣除的那一部分。这种做法严格上说不能算违法,但是公司扣绩效需要满足一些条件:
第一是公司需要明确把基础工资和绩效工资分开,劳动者入职的时候要告知劳动者,劳动合同里也要写明每个部分都是多少钱,不能明面上给劳动者一个数字私下里搞另一个数字;
第二是扣绩效需要明确的标准,常见的就是按照销售人员的业绩来确定绩效或者提成,达到了就发多少没达到扣多少;还有一种就是考勤,比如本月是全勤就能拿多少如果有缺勤就扣多少;
第三就是上面提到的考核标准也需要告知劳动者,不能在私底下悄咪咪地扣;
第四就是如果当月要扣考勤需要劳动者来确认,比如在工资条上签名等等。还是以考勤来说,假设劳动者当月迟到3次,按照公司规定要扣300块钱,那么需要劳动者对这个情况进行确认。
在上述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通常可以认为公司扣绩效的行为不违法。但是这也只是一般情况,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就得去找案例或者看看当地有没有详细规定。今天咨询的朋友的特殊情况就在于她是财务人员,原则上这种岗位是不对外的,她的职责考核标准里也不和销售业绩挂钩。那这种情况下公司以“销售业绩不达标”来扣她的绩效就没道理了。但是有没有违法还是不好说,只能等到真正有一天去仲裁的时候才能有定论。
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还要继续在公司待着,那么就只能先维持现状。但是,每一次发了工资、扣了绩效,都可以给公司发个邮件表示自己的反对意见。万一以后离职了还是想仲裁,至少能有证据说“我当时就不同意”。
那基本上就是这样。
btw有些公司对销售人员的工资安排是最低工资+提成,确实不违法,但也确实很狗。
@board
大家好! 想好奇一下,如果不考虑收入、能力等等限制,大家最想从事的职业/最想做的工作是什么呢?
不知道谁会用到也不知道多大适用范围的一点生活经验
碰到过一个不负责任的租客(漏水不管、拖欠租金)导致某月收到了800+水电费单(平时是200左右),租客连租金都不交了就更别指望他们交水电费了。
提醒我漏水的是水电公司,打电话说看 bill 高得异常,提醒我修了之后找他们申请退款,说一年有一次机会为漏水申请退款。我找师傅修好后打电话过去,客服提醒我说因为一年机会只有一次,第二个月的账单里可能还会有漏水时期的用量,建议我多等一个月。
我多等了一个月,再打电话过去,说已经恢复到她们觉得合理的用量了,给我申请了退款。
不是水电公司提醒我根本不会知道原来租客/业主自己的问题导致的漏水也可以申请退一次的……不知道是个别现象还是行业平均,总之分享一下
@board 想问问大家是怎么润出去的?
我学历一般,经济状况一般,其他所有方面也都很平庸,想润出去定居不太可能吧。。。但是还是想根据大家的经验努力一下,万一呢()
十八个香油督促出的租房找房指南来啦!最后抵达了一万字!
第一篇新手扫盲,对应大标题一~四,即包括租金预算、租房渠道、租期和季节波动、珠三角房子类型。
https://mp.weixin.qq.com/s/ZleX695yJHbti44o2BfLBQ
第二篇实操上手,对应大标题五~六,即包括搬家时间、搬家行李、新居清扫、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讲如何逐步缩小范围找符合需求房子
https://mp.weixin.qq.com/s/xWr7KFbdNY9gG3Pdy0w7rg
第三篇谈判维权,对应大标题七~九,即用照片破案户型面积、如何判断租金可谈判空间、如何跟坏房东过招、家具家电二手市场流通性和市场价格。
https://mp.weixin.qq.com/s/q9CU7_dRgKw_ddmiZQXAyg
发的微信公众号链接,贴图太多了,不方便毛象直接发文本orz
对事业上暂时不如意的朋友说。
暂时没有获得很好的报酬或是处于空窗期,求职被拒绝都不代表你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
每个个体都生活在时代之中,运势随时代而浮动,暂时在事业或者与外界相通的模块未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的时候更加要学习客观地看待自己,珍爱自己,好好生活,静待时机。
保证基本的生活框架,保证食物营养摄入,作息尽可能规律。
历史书上那么多次朝代更替,那么多载入史册的英雄,哪个在成事之前不都经历了许多年的上下求索的阶段,也借着这个阶段淬炼出一颗强心脏和智慧的头脑。
前阵子在后台收到一个读者很焦灼地问我,经历具有挑战性的大运的时候怎么办,我只回复了两个字:修心。
尽可能地抓住这个阶段,去学习,学习什么?去降伏自己的心,使它尽可能地平静和澄澈下来,从而在混沌中看见未来的大势走向,修炼自己的道心,朝着真正的方向坚定地走下去。
@board 尝试在长毛象求个日本象友的内推。前端后端运维测试都负责过,擅长独立解决问题,做过软银和乐天的项目,期望薪资30~35万日元。base 东京或者名古屋都可以。
日语听读问题不大,说的比较少。做项目没有问题。
下方图片是我使用过的技术栈。
#菌菌上班记
什么时候辞职的欲望盖过找下家的恐惧我就会辞职了……
之前打工出差住酒店 那份工打得我是真的很伤 我每天都恶狠狠地去酒店泳池游泳 回来又穷凶极恶地泡澡 买了不同的lush浴盐球一天一个 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一秒钟工作带来的压力 辞职前还偷了两根笔来发泄对于公司的不满
消费和旅游是对焦虑和压力的释放 我周围的例子就是赚的越多花的越多 朋友月薪3万但每个月几乎能月光 难得的节假日逃跑出去旅游 平时加班晚了点炸鸡和日料 有一次她说存够二十万就裸辞 我看了看自己的存款不敢说话
当没有需要消解的东西之后 也就不需要花太多无谓的钱 资本主义的怪圈就是要把所有人都卷入这个游戏 没有需求哪来的再消费 其实人活着真的不需要那么多钱 不信的话试试呢 你也可以不玩这个游戏的
而且又是一个“道理我知道,but”的情况。就是凭我自己获得工作和筛选男嘉宾这俩经历,我发现企业找工的心态真的不是“我需要招一个符合什么什么条件的人才”,而是“ok我碰到了一个情况所以现在我需要找点能解决这个情况的人”,于是我发了个招聘然后在涌进来的申请里挑挑拣拣几个最顺眼和看起来能解决问题的。
总之核心是这个恰好的时机,是“公司缺人解决问题”碰上“我刚好在这个点上投了让公司看到了”的时机,而不是你真的要到达什么水准、达到了这个水准之后某个公司就会让你进来了之类的,这不是高考……水准也只是碰上之后能尽量让自己显得更顺眼,没碰上的话就是连入场券都没有。
比如我深信不疑潜在男嘉宾里有非常契合我身体的人,但我的精力就是只够翻一百来个打招呼+和三四个人细聊甚至见面+和一两个人做爱,而且过了我的几天性欲高涨窗口连被我看到的机会都没有……
而且这个“解决问题”也不一定是什么很专业的问题,它就是一个需要人的问题,比如我打工的retail店就是刚好那个时候缺员工而已,比如有些接受coop的企业可能只是馋政府的补贴其实并没有特别想招人,比如疫情期间FANG大规模招人,可能就是钱太多了没地方花招点人进来拧螺丝让投资人看到数据好看而已🤷 那能又好又快答出算法题的人第一了解cs相关知识第二不会太傻第三比较有毅力第四服从性较强,就很适合作为没啥具体事要你做但随时可以做任何事的人招进来。
所以结论建议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投再说,总能瞎猫碰到死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