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181006期月曜夜未央的片段,来自有机星期一字幕组的翻译。
我不太清楚这种虫(有刺无刺带刺叶虫)在英文(拉丁双名法)和中文语境下的命名方式,感觉日本人的命名系统和构词结构似乎是太不严谨了。
如果是我的话,大概会叫
叶虫
刺叶虫
疣刺叶虫
突疣刺叶虫
吧
当我们对任意一个概念下定义,我们实际上是希望通过这个定义,将混沌的世界切开来,使其成为更易被理解(aka 有共同特征)的属类,就像摩西分开红海一样。
在性别议题上,当我们试图定义「什么是女性」和「什么是男性」的时候,我们其实也想借此厘清「什么不是女性」和「什么不是男性」。
也就是说,在回答「什么是女性」(或者「什么是男性」)时,我们其实也在回答另外三个问题,并且用另外三个问题的答案去验证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可靠。
在传统的二元性别划分理念(让我们先不要对此做任何价值判断)下,这四个问题其实是被约并回了一个问题——
「什么不是女性」也是「什么是男性」,「什么不是男性」也是「什么是女性」,而既然只存在男女两个分类,那么只要定义了「什么是女性」,自然也同时定义了「什么是男性」。
(是不是被我绕晕了)
而要回答「什么是女性」,逻辑在此提供了一个基础工具,那就是「¬p则q与其逆否命题¬q则p」真伪性相同。也就是说,当你难以回答「什么是女性」时,你可以回答「如果不是女性,则不会ΧΧΧ」,这两种表述只会同为真或同为假。
让我们先来看看字典上的定义,毕竟我们在按照生物的视角去理解性别前,是先接触到语言和文化视角下的性别的。
《五南國語活用辭典》——
女人的簡稱,與「男」相對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人类两性之一,体内能产生雌性生殖细胞的(跟"男"相对)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牛津英语词典》)——
female:【adjective】of or denoting the sex that can bear offspring or produce eggs, distinguished biologically by the production of gametes (ova) which can be fertilized by male gametes
可以看到,它们不约而同地都通过男性/雄性的二元对立,去框定女性的定义。
汉规的定义中使用了「产生雌性生殖细胞」这一生物学概念。让我们用前面说到的工具验证一下:「如果一个人不是女性,则其体内无法产生雌性生殖细胞」。我们可以很快找到反例——绝经的女性依旧是女性,可她体内无法产生雌性生殖细胞。
牛津的定义是描述更广泛的生物的「雌性」,而非单纯的智人的「女性」,但它有两个值得忖度的细节——
1. 它使用了「是(of)」和「表现(denoting)」两个范围界定词来扩大词义;
2. 它使用了「繁衍后代(bear offspring)」这一社会学行为、而非单纯的「产生雌配子(produce eggs)」,去补全后者无法涵盖的生理状态变化。
也即是说,牛津将汉规所未能包括的「不再能」产生雌配子的女性(比如后天绝经)重新囊括了进去。
而与此同时,牛津所引入的「表现」,也将判定范围从仅就对象本身的定义,拓展到与他者的互动关系上——对于本身「不能」产生雌配子的女性(比如先天不育),通过「表现」囊括到定义中——一位女性即使本身生理上「不能」,但她「表现」为和生理上可以的女性一样,同样附和定义。
(这里的「表现」涉及到跨性别议题一个关键主题——passing,先留个标记。)
接下来,是生物学领域的定义。
我手边找不到合适的材料(而且说实话,生物学科的学术共识比文学领域难达成多了……),让我们直接来看最基本的,我们成长过程中认识性别时的生物学知识——生殖器。
有男性生殖器(阴茎与阴囊)的是男性,有女性生殖器(阴道与卵巢)的是女性,大部分人都是接受这样的性启蒙教育的吧?
但与此同时,让这样的划分无法成立的特例也迅速增多了——比如出生时阴茎短小/阴囊内疝而被认成女性的男婴,以及出生时阴唇较长而被认成男性的女婴。
随着生物学的发展,我们了解到了(智人的)有性生殖机理,知道了不同性别会通过减数分裂产生不同的性配子(也即前面字典定义中使用的生物学概念)。而这也远非性别定义的终点——和发色一样,生物产生性配子的能力同样是(多种)基因控制的性状,因此如果基因表达不同,生物的性配子生产能力也会出现变化,比如无法产生自己性别对应的性配子、同时产生两种性别的性配子、甚至只产生性别的性配子。
这些生物学的例外,对于庞大的生物种群来说只是不同的个体样本,却使得以产生的性配子种类(或者产生性配子的能力)为界定标准的性别分类方式也出现了渗透。
当然,生物学的进展还在继续,我们很快了解到了绝大多数有性生殖的生物的性别基础——性染色体。在智人种身上,就是女性拥有两条X染色体(表示为46XX)、男性拥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表示为47XY)。
但很快,生物学也同样发现了性染色体的例外——分别存在45XO(缺少一条性染色体)、47XXX/47XXY(多一条X染色体)、47XYY(多一条Y染色体)等情况,这些个体可能表现为外观或生殖系统上的发育异常,但都是可正常存活的个体。
(顺便,在生物课上老师曾经教过,47XXX和47XYY分别称作「超雌体」和「超雄体」,我不太确定这组特定称谓是性别友善的…而且我印象里,超雄体有「往往身材异常高大、而且有较强攻击性」的描述,但在我检索维基时却发现这一说法被证实为没有科学依据,可能是因为相关方面的学术进展吧)
总之,如果并非生物学专业,到这一步大概是普通人学习到的关于性别的生理基础的极限了。但即使如此,我们也仍能知道,寄望于通过性染色体表征来划分性别的尝试又落空了。
接下来的部分就变得更加混沌和模糊了——通过对基因组的解析研究发现,真正决定了性别的,并非是作为性染色体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而是染色体上的特定基因——确切地说,是在Y染色体上名为SRY(sex-determining region of Y-chromosome)的一段基因序列,而这段序列在X染色体上不存在等位序列,所以性染色体与性别表现呈现了「存在Y染色体就是男性,不存在就是女性」的关联关系
大体上你可以这样理解:智人(以及相当一部分生物)的基础是女性,而当SRY这个「开关」打开时,个体开始向男性发育。
※因为我的专业也并不在生物学本支上,所以描述可能不够准确
既然是有特定基因决定的,那么当基因发生变化(比如从Y染色体转移到了X染色体,或者在Y染色体上没能成功表达),个体就会出现与性染色体不符的性别表征。其实这类情况远非你想象中那么罕见——你听说过「转男药」吗?在部分农村地区,如果在妊娠阶段(通过非法手段)发现是雌性胚胎,可以通过服用所谓的「转男药」将胚胎性别转换为「雄性」。它的原理既是通过药物诱导,让胚胎发生变异、产生类似SRY表达的效果。
※!概率极渺茫,且有极高致死率!
这远不算结束——还记得我们前面说性别由SRY这个「开关」决定吗?实际上,SRY仅仅是性别表现的「点火装置」,实际上人体发育像汽车运转一样,即使能够「点火」,也可能因为「传动装置」出现问题而「一动不动」。
比如,SRY虽然表达了,但激活细胞对雄性激素敏感性的基因却没能正常表达,或者不能正常分泌睾酮等,也会在46XY的「生物学男性」身上发育出(往往高度不育的)女性性器官等;与此相反,也有46XX的「生物学女性」因为(变异等)意外激活了对睾酮的敏感性,导致发育出男性性器官(上面说到的情况)。
如果你有印象,作为雄性激素的「睾酮」,又是跨性别议题的一大关键词,让我们再次put a pin here。
※要再次强调一下,因为我的专业不是生物学本支,所以这些也属于我知识范畴外的东西,我对它们的表述很可能不准确。
我在网上发现了一张图,里面列举了我提到、以及相当多没有提到的性别生物学知识,贴在这里供参考。
我曾尝试根据水印去溯源,但并没有找到这张图的原始出处,所以这里来源欠奉,抱歉。
也请各位在查看时注意鉴别,并且主动进行事实核验。
绕的有点远了,让我们回到我们的出发点,JK罗琳提出的「『女性身份认同』遇到威胁」的问题。
所以,「什么是女性/男性/性别」?
如果我没有在上面冗长的介绍中丢掉你的话,你大概已经意识我要说什么了——从生物学上,并不存在某种可以干净利落地划分性别的手段。如果有,那么就是我们人类对自己的研究还不够透彻。
JK罗琳发推说:「如果(生理)性别(sex)不是真的,那么全世界女性的存在就被抹去了。」
https://twitter.com/jk_rowling/status/1269389298664701952
不是的啊,罗琳。生理性别(sex)始终是真的,它是建筑在实在的生物学基础上的物理性质,没有任何人要否定这一点。
只是,将什么样的生理性别定义为「男性/女性/其他」,答案从来不是固定和明确的。
让我们代换一下——我们说金发蠢黑发狠红发疯,难道全人类的发色都集中在这几个格子里吗?不是的吧?如果你能明白,人的发色作为一种形状,其分布是连续的,为什么无法理解人的另一种生理属性——性别,其分布也是连续的呢?
到底是谁在将女性禁锢在名为「女性」的人造牢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