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ned toot


我咕咕了很久,大家,大家,为什么你们也不读了呜呜呜!
我决定了,下一个月的读书绝赞开启!如果有象友想一起督促读书的话,回复一下这条,之后一个月里,每周(假设每周日吧)都一定要发进度,互相督促啦!
昨天我读了一下《卡拉马佐夫兄弟》,kindle说我读到5%了,难道,难道这本书其实是20天就能读完的?!还是说20天读完上册……那么,这部书其实是40天就能读完的?!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艰难嘛,应许阅读读上两个月大概就可以完成呢。

我突然想到,这个地方这么冷,一年里有大半年时间我都可以戴着假发出门呀,不漂不染不搭理,也可以无痛获得靓丽发色呀!而且还可以今天长明天短,一天直发一天卷。
夏季的时候就安心真发几个月,夏天能穿的衣服很多,不在头发上做文章也够做造型的了。

面试一个小兼职岗位,前两轮机器答题,都过了,最后面试,问一些无关专业知识的问题,什么“你如何保持专注”之类的,甚至面试前就直接把面试题发给我了, 我想这种问题也没什么重要的,就随便讲了讲。结果面试没通过。
你妈的,区区招个兼职是不是把自己当大爷了!

看了哪吒2。虽然根本没打算看,但是楼上室友多买了一张票,也退不掉了,我心想既然都说是大烂片,那我去鉴赏一下吧。

看完之后根本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人讨论它,不论是表扬还是批评,它都,对我来说压根没什么好说的。

特效确实做得蛮漂亮。我没看深海,听说深海的特效也漂亮,又想起大鱼海棠的画面也是漂亮——既然有这种纯纯漂亮的才华,为什么不用在各种舞台设计上!

剧情有点尬,情绪是硬烘托,搞笑段子是乱加,感觉好像编剧也觉得情绪上得太硬了,加个段子大家笑一下算了。搞笑手法是幼童向屎尿屁笑话,初中男生可能会喜欢。
两个男主的对话也尬尬的,这个电影不是卖cp的吗,为啥你倆讲话那么尴尬嘞,像是第一天认识的人装熟,这要是真人电影我肯定会认为是演员演技太差。直男卖腐不应该是老登作者的擅长领域吗?

但是我倒觉得以上缺点对我来说都不算很大,女角色是纯工具人这一点,我也忍了,就是不太理解这个电影主题为啥是“家人侠”,而且都是没妈的

三国无双起源的莫名其妙男同对话(而且翻译得太怪)搞得我头晕,但是一想到那么多臭直男玩家也得忍着玩,我又享受起来了!

小时候看过加菲猫的漫画,加菲猫睡觉的地方是一个小小的方盘子,加菲猫趴在里面,脸一缩,像一块两节的面包,我以为这是一种简略的画法,类似简笔画似的。直到我看到我家猫……竟然真是两节面包!上圆下方!

白女姐原来还给家暴人渣前夫贷款了……用自己的名字贷款,现在都婚姻无效了她还背着债呢!
人渣前夫大概靠律师努力运作过了,本来听说要进监狱,现在也不用进监狱了,按理说他也拿不到绿卡了,不知道怎么回事还在这呆着没被遣返呢!
白女姐也没钱找律师起诉他,那些暴打的伤害(不仅伤筋动骨还导致脑病复发)、背的债务、精神暴力,一想到都要一笔勾销了,简直气得睡不着觉。

@borad
求助有没有了解加拿大心理咨询相关的友友捏?
我的加拿大citizen朋友,比较穷,有心理问题但是看不起therapist(据她说每星期要150刀,这是半私人半政府补助的,纯私人更贵)
她去看了政府补助的免费therapist,先是排队好几个月才能看上两三次,然后又必须中断、排队。
这不是最主要的,最可恨的是,她向therapist透露有过自杀想法,therapist多次向她推销安乐死。好在她还清醒,并不想真的安乐死,但是肯定对therapist失去信任了。
我们都觉得这不是心理咨询不专业的问题,应该是医保系统压力大,所以推销安乐死,换一个therapist估计也难以解决问题。
希望有了解加拿大心理咨询的象友们能给点建议,或者一些资讯也好

好吧其实我很嘴欠,根本没有必要追问的啦。小朋友想要,小朋友得到。
但是嘴欠好爽怎么办?

Show thread

小朋友向我展示新的游戏设备:
你看这个光追功能,开启之后有点怪,但是搭配开启Ai就变得特别……
我打断:既然特别怪为什么还要开?
小朋友:这个搭配上Ai之后……
我:为什么不能关掉光追?还浪费性能。
小朋友:但是我既然有这么多性能就要用掉嘛,而且加上Ai…
我:我以后要去淘宝店卖“测试你有没有闲钱”,五元一次。

基督教朋友一号答曰:最近就有点迷茫,去教堂的时候没啥好事,几周没去教堂的时候倒有好事

Show thread

我在想,和天主教徒比起来,基督徒会不会更容易迷失呢?基督徒会不会觉得孤独呢?
因为基督徒直接与上帝对话,他们该怎么面对上帝不回话的情况?如果他们的人生很迷茫,很需要一点慰藉,可是上帝没回答,生活中也没有发生看起来像是启示的事,他们会怎么想?
我以为无神论者才要面对灰茫茫一片的沉默的生活,但是想到上帝也不会经常回应祈祷,那么有信仰者通常怎么面对祈祷之后的沉默?
我看美剧里不信上帝的人也通常有这种经历:本来信教,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可是上帝没有出现,就不信了。说明这种事也常常发生,以至于各位编剧都觉得这是个能令人信服的好桥段,不会让大多数观众看了觉得不可理喻。
天主教不许信徒直接和上帝私聊,要通过神父传话,那么就算上帝沉默了,神父总会回答点什么吧?虽然不会有求必应,但是有问有答,哪怕没答在点子上,也会让人心里好受一点吧?
我明天要问问基督教朋友们怎么想

时间线上突然看到好几个友友在讲好东西,我突然想起来我竟然一直没有写观后感呢!
我其实早就在国内看了,然后还带成功与人渣前夫离婚的白女姐去看了一次,二刷这场几乎都坐满了,但观众全是亚裔,白女姐似乎是唯一一个非亚裔。
我觉得同样作为近年的女权片,好东西比芭比更好,对有毒男性气质的嘲讽不光喊口号似的,而是更脚踏实地地表现出来,因而也就更尖锐。但是可能因为它贴近亚裔生活,所以其它族裔的观众觉得不太有共鸣?所以满场观众全是亚裔?
说实话它也没贴近生活到了亚裔专供的地步吧,就,它还没纪实到那个程度……它如果是韩国电影,也许能和芭比一样在世界范围内都很有影响力吧。因为,我感觉它真的是芭比的同类产品但是各方面更优秀!嘲讽没有过于浮于表面以至于言之无物,也没有过于深刻以至于像老学究,感觉就是在一个能流行起来的程度啊!

我看完电影之后,虽然确实感觉蛮不错的,但是印象最深的却是和电影主题可能完全没关系的东西,就是小孩上台打了一次鼓,她说打鼓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兴,她更喜欢写作。
过去一年我困在国内无所事事,去参加了朋友的乐队。当时我超级兴奋,因为我看别人乐队表演总是很羡慕,很想试试,我觉得太有生命力了,就算是很丧的音乐,但是上台把自己的音乐演奏给别人听,这事就很有生命力。加之我朋友的地下乐队与地下文化,本身能存在就感觉带有一定政治意味,而且朋友的歌词也有一定政治意味,我觉得都非常好。我在想这是不是我真正爱干的事儿?
一年过去了,我的想法就和小孩一样,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兴。演出也顺利,也会高兴,但就是没到“真正爱干”的程度吧。
看完电影,我大半夜在外面走,我想我还有什么爱干的事儿呢?红绿灯亮了,我想我迄今为止最爱干的事儿竟然也和小孩一样,写点东西。
我都好几年没写了,现在却觉得还是写东西比较高兴,诶,谁知道这到底靠不靠谱!我曾经一边写一边找自己爱干的事,找了一大圈回来说还是爱写,谁知道这是找到了还是没找到呢?
我想起那个一定要知道有没有神的人,可是没有答案的事情太多了。比如我喜欢做什么,我以为等我找到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确定,像一道答案劈进脑子里,事实是,这可能也没有答案。

地铁缓缓进站,我在车厢里,听到外面隐隐传来凄厉的尖啸,一声接一声,越来越清晰,好像从侏罗纪公园里跑出来了一只恐龙,又或者是什么丧尸潮爆发的前一天。那个声音在隧道里回响真的蛮恐怖的。
车门开了,声音瞬间清晰,原来是婴儿哭声,这个婴儿也是嚎得很用力了,不像一般哭声,就是纯粹嚎叫,像ktv隔壁的老哥唱死了都要爱。嚎了一路,换气节点很均匀,节奏都没变过。带这个婴儿的家长感觉也是麻木了。
他们下车之后,隔着车门,那个嚎叫声又显得恐怖起来……可以给恐怖游戏采样。
人类幼崽又怎么不是困兽呢。

看到一个网友问,到底有没有神,能不能请有过神奇体验的人给一个确定的回答,ta要确切地知道答案,这对ta将来的一生都尤为关键。
我当然也很好奇有没有神,好奇网友们的各种神秘体验,但是我看到这个网友的提问,一个更强烈的想法冒出来:可如果就是没有确切答案该怎么办呢?人生有多少想要确切答案的时候,可是如果就是没有确切答案呢?不如说,没有确切答案才是多数情况吧。且不说确切答案不可知,有时候,就是没有答案。
人类与宇宙与一切的终极答案,虽然是42,但是抱歉就是没有答案!
没有答案但是却有太多问题的我们该怎么办。明天睁开眼睛之后做什么?

有没有科学家在研究人造子宫啊?
我是这么想的,养很多只怀孕小鼠,每天抽一点胎盘里进去的血和出来的血(这个做得到吗?不会把小鼠抽贫血了吧),化验一下里面有什么激素、量有多少(这个做得到吗?),然后机器学习一下(这个做得到,我可以做!),学习出来一个模型,只要输入时间和胎儿反馈的激素,就可以输出胎儿需要的激素/营养物质。把胚胎养在培养皿里,测一测胎儿分泌了啥激素,用这个模型决定每天给培养皿加什么,这样有没有可能就做出来了人造子宫呢?
小鼠可能太高级了,换一个更简单的生物吧,虽然我也不知道可以用什么。

我梦到我回家了。早上匆匆忙忙地起床,做了早饭,但是来不及吃了,要迟到了。
我妈说你快出门吧。我爸在楼下把自行车推过来。
早上有一种早上的味道,而且天是灰蓝色的。我以为北方冬天的气候就是这样,后来听说这也是空气污染。
我站在自行车前,突然想起来,我已经初中毕业了。我和我爸妈说,不用再去初中了,我想起来了,上次回家的时候已经拿回来毕业证了。
爸妈问,那高中呢?
我说高中也毕业了,一高考完就给毕业证了。
爸妈问,那大学呢?
也结束了,我完全结课之后才回家的。
爸妈问,那现在该去哪里?
我也不知道。既然都毕业了,那我大清早地骑着自行车,该骑去哪里呀?明天呢,明天又要去哪里?
我也不知道,但是我想可以先把早饭吃完,再也不用饿着肚子出门了。

和小朋友说找工作的事情,突然暴怒,把空水瓶往地上摔,然后我想这个事如果发生在家庭成员上,也算家暴吧,就停手了。
感觉我以后真的像是会家暴的人啊……如果养小孩,肯定会变成打小孩的家长,所以我七老八十之前都不能养小孩。
想来最近一个月已经有两三次想暴怒的时刻,但是前几次最终没有真的怒。
我觉得用“想要暴怒”来形容还蛮准确的,就是很生气,但其实完全可以控制,究竟要不要爆发出来,这是一个决定。虽然生气还是那个生气,但是摔瓶子更像是在表演生气。
正是因为这样,感觉更不能原谅家暴的人,虽然不会所有人都像我一样,但我知道肯定有一部分人像我一样,并非心智失控了,而是心智允许自己去发怒。而且他们还允许自己发怒的时候伤害家人,这就更不能原谅了。

我在国内的时候,漫画软件很多功能用不了,很多作品搜不到,开了梯子也没用,最要命的是没有放大功能,一点点小抠缩屏幕看一点点小蚂蚁字,终于把我看漫画的念想给戒了。
出来之后,漫画软件突然就恢复正常了,能搜到更多漫画不说,连放大功能都出现了。实在不知道是怎么一个原理,能让Great wall 把“放大”这个功能给墙了呢!我之前一直以为是我手机老了,不适配新软件了。
然后我把两年前的《欢迎回来爱丽丝》看完了。没想到它完结这么快,腰斩似的,没想到它结尾竟然就没三谷什么事了,三个人的青梅竹马,三角恋,一个顺男一个顺女一个非二元,大家一起探索自我精神世界与指派性别,最后顺男和生理男非二元找到了生命大和谐,没顺女什么事了!就这么光速下线了!三个人的故事从来也没她什么事!想到她下线的那话还哭着说“不要丢下我”,然后就在看似包饺子的剧情里被真真正正地丢下了……这个最纠结最有得刻画的角色就这么工具吗……我竟然还念着这漫画两年,我图什么


从一个中国渣男脱离出来、倾慕上了另一个中国正常男人的白人姑娘,想组个读书局,她问我们看没看过《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我知道她喜欢的那个人不会去读的,但是我还对读书局挺感兴趣,我决定重读一下。
我第一次读《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好像也就没几年前,可是我竟然把这书完完整整地忘了,全须全尾地忘了,一整个儿地忘了。可能这就是不能承受之轻吧,实在太轻了,没能在我脑仁上留痕。
我只记得我第一次读到“刻奇”这个词是在这本书,我当时那个翻译版本用的是“媚俗”,我就心想这怎么就媚俗了,这应该是其它的什么意思,后来知道有人把它翻译成刻奇。
我当时很喜欢这个词的概念,我觉得白人姐的心选男也会喜欢,我试图向他解释,引诱他去读书。就在我解释的时候,我发现我也不太懂这词到底啥意思。我不懂,可能半懂,但是特喜欢,特爱用,我这岂不也是刻奇行为了?
然后我翻开书,前几页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故事,我真忘得也太彻底了吧。
我一边读一边想,白人姐是不是会很喜欢书里的特蕾莎,因为她们可能有一些观念相似、经历相似之类的,是否她希望我们通过读书更了解她一些。我又想,什么人读书的时候会使劲把自己往里面带入,ego大得可怕,更别提想用读书让别人了解自己。我这么揣测别人,感觉只能说明我也是ego不小了!

做饭就要提前起来腌肉啊,要腌好几个小时,但是我还不想起床诶。这种为好几个小时以后考虑的事情不要叫上我啦,宝贝,人家不喜欢长期承诺 :gudetama020:

Show more
Mastodon

本实例禁止真人儿童色情、泄露他人隐私信息(如姓名电话地址等)、诈骗、将本实例网址链接及截图不打码直接发布在墙内社交软件。除此以外,畅所欲言,无任何敏感词!用力地使用我们应许的生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