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很久以前读《局外人》的读后感。打算重读一遍。
我很羡慕一位姐姐,年纪比我小不过很有姐的气场,一年竟然读了一百来本书。她一年能顶我十年,怪不得有姐姐气场呢。
昨天看完《局外人》,原来它这么短。我不知道加缪的存在主义是什么意思,当然他本人也不承认自己是存在主义,但读完了局外人,细想存在二字,确实有那么些模糊的感觉——它真的在写存在。
读到前半部分,我想它的主题是“距离”,毕竟名字都叫局外人了,与他人遥远的距离,与社会遥远的距离,麻木,与心灵遥远的距离。距离就是“局外”的定义。
玛丽问主人公,会和她结婚吗?他想了想,认为可以。玛丽问主人公,爱她吗?他想了想,还是挺喜欢的,但是不爱。玛丽问主人公,如果有别的情妇,他也会与之结婚吗?他想了想,会。玛丽很伤心,可她就是爱他这一点,她要与他结婚。
我想我前室友恐怕会喜欢这书,他最近交了个抑郁症女朋友,不咸不淡的,把他逼得开始研究起回避型焦虑型依恋类型了,近日写作里也全都是人际交往的距离问题。讲真,他大约是个理想主义恋爱脑,把一种想象中的爱情当作理想,去追求,且纸上谈兵不切实际,没有背叛理想主义。他一定会对玛丽和主人公的爱情感兴趣的。
我是个反恋爱脑,恋爱情节对我真是对牛弹琴。
谁知剧情急转直下,主人公刚成为杀人犯的时候,让我想起了读卡夫卡的《审判》时那种干着急的感觉。大哥,你说的每句话都给别人制造你是变态杀人犯的印象!快停下!因为他是局外人,必然被社会排除在外,双方都无可指摘。
他在狱中的状态,在我看来,才是小说的高潮。纯粹地消磨时间,急迫地思考死亡,就是这两部分让我感到“原来这就是存在主义”。
人只需要活一天,所留下的回忆就足够在狱中回味一百年。——这句话很美,在我看来也很恐怖就是了。
读完了有点伤感,但也得到了一点勇气。他用短短的时间思考了死亡,接受了死亡,没有逃避到上帝那里去,没有逃到神父的甜言蜜语里去。我想死亡几乎可以说是一切恐惧的源头。竟然有人,哪怕是虚构的人,可以直面它,不逃避,仅仅是知道这一点就能得到勇气。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Mastodon

本实例禁止真人儿童色情、泄露他人隐私信息(如姓名电话地址等)、诈骗、将本实例网址链接及截图不打码直接发布在墙内社交软件。除此以外,畅所欲言,无任何敏感词!用力地使用我们应许的生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