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了“我在伊朗长大”
翻了翻豆瓣,看到说电影名字其实是一个国家,好像是现在伊朗境内,曾是古波斯王国的都城,然后另一个翻译是“茉莉人生”,不知道为什么最后翻译定成了我在伊朗长大(这也是很多人吐槽的,因为主角的青年时期在维也纳)
我个人看下来觉得很难受,毒品街头交易似的卖西方唱片,口红丝袜,最近几年好像看到过一次把买小黄文以这种形式贩卖的文章。看到革命后从浓妆艳抹,短裙牛仔裤变成黑袍只用了两年,让我很费解也很难受,为什么变革的时候用宗教掌权却先管制女人呢?这是男权社会不能避免的悲哀吗?主角还好生活在一个中上阶级的家庭,父母都足够开明,也有足够的力量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给她塑造不同的价值观,让她可以出国,可以去寻找他们奢望的那一份自由。
战争真的好恐怖。不仅是生命,在战争的影响下生活和思想也会变得很局限,一群群的活死人飘荡在这么一个空荡荡僵尸国家里,好恐怖。
我不太研究历史,全球通史搞到了也还没开始看,对于伊朗的刻板印象就是恐怖的极端宗教,性别歧视,黑纱,战争。看到这个片子让我感觉其实男性也没有那么自由,影片里女主的男朋友不可以和心爱的女人手牵手,坐着看报纸的男人被女主为了脱罪以“他对我说下流话”为理由逮捕,不可以喝酒,不可以开派对,古兰经说“宗教绝无强迫”,但国内却以宗教相协,用宗教来统治国家,让人觉得挺讽刺的。
看到有一些低分评论觉得女主身处那样的阶级,有那么好的条件却还在抱怨这抱怨那,仅仅因为失恋又回家又难受的,因为乡愁换抑郁症很矫情,没有他们想象中革命家的样子让我觉得挺那个的。我喜欢这个片子恰恰是因为它更个人,更生活化,我觉得在历史的潮流里其实大部分人更是像女主这样,有自己的思想,反叛或者顺从,但没有成为革命家。要成为一个革命家是要付出很多并且牺牲很多的,有时候在还没能走到革命中途的时候就已经被枪毙处死在了第一步啊,才拿起旗帜就已经死了,怎么可能变成革命家呢?在时代背景下保持清醒,有自己的想法,知道该信什么不该信什么,知道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才是最最难得的,以辨认的眼光看待世间万物,但不融入任何一个自我都不清楚的流派里其实也挺难的。
看到中途很想键政,因为我除了键政又能做什么呢,这还是一个连键政都有困难的国家。美术课上被涂抹的雕像裸体,速写课上怎么看都是一个样的穿着黑袍的模特,被查封的外国音乐,只会播无聊日本电影的电视,让人觉得很无力。电影07年播出,那几年看的人多是想到文革,会提一提当下但想得不多。可是现在去看的我无法不想到现在。我现在都不明白禁这禁那到底是为什么,到底有什么必要的意义?难道不让一些东西出现在人们眼前就代表它们不会出现了吗?我们出生的时候还能看到些许不同的色彩,但这几年出生的孩子们看到的是什么呢?我哥之前跟我说过,社会的进步必然会有人权方面的牺牲,只有到达不需要在赶着马跑的阶段才能慢慢来完善人权方面的事情。但社会不是由人组成的吗?一个连个人也不在乎的社会,到底该怎么进步啊?近几天新疆的事情又把人拖回到疫情开初,真的很难受看到这些东西。之前还说2020全面小康,真的达成了吗?小康标准还是“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满足发展需要”现在真的可以说做到了吗?
好累啊......我很讨厌关注政治,有一两年我被社会负能量新闻打击的很痛苦,直接切断了我的接受源想要两耳不闻窗外事就自己管自己的活得轻松点。但事实证明政治不是你不去谈论就不会影响到你的东西,它恰恰是你不去谈论就会让你更窒息,更让你难受的东西。没有人可以逃脱政治,因为政治就是生活。
烦死人了🥀重看欧维哭到整个人蜷进沙发里,之后看这部又难受的要死,退出影视作品看生活更窒息了,还把手机摔坏了,伤心0824
本实例禁止真人儿童色情、泄露他人隐私信息(如姓名电话地址等)、诈骗、将本实例网址链接及截图不打码直接发布在墙内社交软件。除此以外,畅所欲言,无任何敏感词!用力地使用我们应许的生命吧!
刚看完了“我在伊朗长大”
还有片中说“西方国家给两边武器,我们在打无意义的战争,牺牲无意义的生命”让我好痛苦啊!!!!我觉得其实国内很多人也不是不明了这个,但还是为了什么东西继续这样下去了,好痛苦好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