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r 非常狂放非常李白(?
前天跟我妈讲lana del rey。我说lana有一个persona,一个五十年代的传统的christian woman,痴情的依赖的脆弱的。虽然别的女的批评她不女权,但我觉得不是酱的。她的表达是一种勇敢的真诚,因为脆弱是真实的,脆弱的感受是真实的。我说我觉得那些直白的表达女性主体性和独立性的歌曲或者创作确实需要存在,但是更往前一步是真正接纳和成为自己。我说lana对于那些女性看起来被动的脆弱的时刻是有自己的反思的。
今天在听blue banister这张砖,又想了想。其实还是那个讨论,就是文学创作(任何一种创作)是否必然负担某种政治运动的责任。还是说创作者可以忠于自身的“体验”,对自己诚实。这样所能抵达的,是“自私”,但实际上更接近“人”的真相。它无法回应social movement的期待。甚至会遭到批判。但摆脱这种期待的真正自由无比珍贵。迂回的方式,策略性的方式,在毁坏一些真实的感受。
@[email protected] 性价比可能没差吧,我用的苹果日区,spotify日区月费跟苹果一样都是980円,我觉得性价比还是取决于你使用的频率和时长。我看到过最多推荐spotify的理由都是推荐算法强无敌,以及用户间可以分享歌单,但我苹果用下来感觉推荐算法也够我用(听得越多越听不完),并且我没有分享歌单的社交需求。曲库个人感觉差别也不大,我主要听乐队,苹果这边没有的大多是唱片公司/版权因素导致的吧,这方面不出问题的话六七十年代的歌也能听,比较新的乐队或者独立乐队的初期作品确实大概率是没有收录的。会员独享功能……我基本就是傻瓜式听歌如果有的话我应该也不知道了()我选择苹果还有个重要原因是不用随时挂梯
没法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只好多拉点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