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巧克力🍫
中午总管和我聊天说,这几年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感觉自杀的小孩变多了。我说是确实变多了,哪怕不查文献数据(自18年后这些数据也很难在公开的场合查到),我上个月去书店买书的时候,发现书店里的幼儿绘本多了很多心理机制自我调节的主题,就连大路上的宣传墙绘都不知不觉少了中国梦,多了很多“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口号。18年的时候,中国的未成年人自杀率已经是全球最高的了,疫情三年我估计只增不减,想想都觉得很可怕。
我的总管说:我想不通,为什么小孩会自杀呢?他们还那么小,怎么会那么难受呢,太可怜了。我们小区里一个自杀的男孩子,还会打架子鼓,打得很好。有个爱好的孩子为什么会自杀?
我感觉主管不知道其实什么样的孩子都会自杀。小孩死了,她们觉得很困惑。看书的孩子怎么会自杀?爱打架子鼓的孩子怎么会自杀?喜欢吃蛋糕的孩子为什么会自杀?有很多朋友的孩子为什么会自杀?昨天一起去逛街了,剪了头发,有说有笑和妈妈一起喝奶茶,今天回来,砰的一下,女儿就没了。为什么她会自杀?
她说:可能是他妈妈打骂他。那天也骂了他,然后下午趁她出门,小孩就从六楼跳下去,掉在三楼的露台上面。舅舅去他家拿东西,没人开门,打电话问妈妈,妈妈说小孩在家呀,舅舅说没人开门啊。三楼的邻居从玻璃看过去,看见了小孩,赶紧报警了。他们都想是他杀,是案件,肯定要报警的嘛
出了这个事以后,全小区的家长都很紧张,都和自己的小孩说读书读不好没有关系。人在就好了嘛。哎,我后面有一天下班回去,看见他们家把那个架子鼓拿出来了,放在小区楼下的回收站旁边,看了感觉真心酸。
我已经不是小学的我,也不是初中的我,大学早就毕业了。我早就不是一无所有,只能拿自己的死来回击什么的小孩了。但每次听到这类故事,听到孩子死后家长有多么懊悔、痛苦、明白他们余生都不会好过的那一段,我还是会脊椎上像触电一样一激灵,不受控制地感到非常,非常兴奋和痛快。
卡夫卡写《判决》,写到儿子投河自绝的那一段,说自己感到“射精般的快感”。小时候幻想自己的死能惩罚谁,有一种非常畅快的毒咒般的心情,恶意满满,幸福得几乎绝望。简直就像一直发不出声音,有一天突然能够站在世界中心放声大叫一样爽爆。
“我用我的死刑判处所有人的死刑。我像这个世界厌弃我一样厌弃它!”
🌷郁金香,巧克力🍫
@copper 我觉得,(只是我觉得)大概其实也不会有特别多父母会陷入“余生都不会好过”的境地,冷血点说,可能“悲痛欲绝”都做不到,要不然他们为什么不也去死呢。我这边有很多家庭就是很干脆地再生再养,以后最多最多聊天的时候提起来掉两滴眼泪,生活该怎样还是怎样。而且往往会说白养了这个小孩这么大,苦命的其实是自己,旁人也就跟着附和。我总是想如果他们死掉的小孩也能学会这个心态就好了。
🌷郁金香,巧克力🍫
@Konets @Konets 是的,不是说父母完全不遗憾或者完全不爱,但人普遍是思路功利的,“白养了”的痛苦确实剧痛,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投入损失太大,交易对手直接退出,等于一笔提前终止彻底成为死账的高额投资。所以孩子自杀的事件才显得分外惨痛,不管是从哪个角度来想这件事。
我之前打算翻译的那本“自杀幸存者手册”有说,和自己有亲密关系的人自己选择结束生命,被留下的人一般会产生两种情绪:一种是自责,一种是对死者的怨恨。而后一种甚至更加普遍、更加强烈。
去年我一直在提前考虑我家人自杀的情景然后做准备,这个过程里我发现自己的心情比起遗憾更多的是愤怒和怨恨,而且我并不能控制。因为被剩下的人(像那本手册说的,survived)是没有选择自杀的人,一开始就无法与自杀的亲人感同身受。人总要继续过,我猜这种怨恨可能是一种防御机制,像回避被吸进漩涡的危险一样,刻意去避免与死者共情。
这种怨恨很复杂,很普遍,也很正常。一切关系剥离了情感都很赤裸,就是互相索取利益。可我经常觉得既然父母有求于孩子(养老和精神陪伴),孩子也需要父母的物质基础(至少被抚养成人),应该有一条路可以合作。爱和陪伴哪怕不是合作的目的,也会是路途上蔓生的东西,亲子关系不该是零和的、倾轧式的,不该是强者霸凌弱者(说真的见过很多亲子关系完全就是霸凌)吮吸弱者的生命力。
反复幻想自己的死亡,实施前想着所有人都会后悔,都不会好过,更像是一种精神自慰的情绪宣泄,给自己一点虚幻的勇气和力量。
手册提到有小部分的幸存者会跟随逝者而自杀,丧子后选择活下去的家长则总会找到心理平衡的理由,我只是觉得被剩下的人至少是会有一点后悔的。会后悔就说明本来有更好的路可以走,有更好的交易方式,更合理的交易策略。就像一个孩子的死会震慑到其他的家长一样。“我妈妈知道这件事以后,那一天回家抱了我好久好久。”
太遗憾了。
本实例禁止真人儿童色情、泄露他人隐私信息(如姓名电话地址等)、诈骗、将本实例网址链接及截图不打码直接发布在墙内社交软件。除此以外,畅所欲言,无任何敏感词!用力地使用我们应许的生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