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r 我日
@dzr 不是啦!是说可以拿着它拍照秀手指甲!我看了一下,做拍照道具居然真很好看,哈!姑娘们好可爱
@emuinthesky 嗨呀,既得没利益者的自我调侃罢了。卷也是社会结构性不公的结果,大部分资源被关系垄断了,剩下放出来的一点点渣渣去抢就只能靠卷,感恩戴德,惨呀。不过我挺赞同鱼讲的,一人无法消耗自我颠覆规则没有关系,为了生活选择顺应它也无可厚非,只是精神永远要记住它不正确,保持精神上高贵的藐视,这是我们过得灰头土脸里能守住的最后一点尊严。和你一样,共勉 :cat4:
川渝博联开了一个留守儿童书信陪伴项目的公益计划叫蓝信封,正在进行2020年秋季通信大使招募。鼓励以每月1-2封信的频率陪伴一个留守孩子三年。志愿者报名入围后要参加四轮考试,90分以上通过。喜欢写信或者想借此白嫖博联线上培训儿童心理学知识和书信表达技巧的可以关注这个项目。
@emuinthesky 关系垄断+性别歧视就真的是不好过嗷 :8091: 看考试论坛大家抱怨卷死了卷死了,突然有人说算了好歹这个职位还能卷进去啊!转换思维!卷是我们这群小镇做题家滴福音!感恩戴德! :blobcatjustright:
@FAKEyomeno 一个生活的安全词
#部分油柑树
“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是很美好的,你见过一次就再也忘不了了。”张明记得本科时上的那些课,老师们讲《理想国》、读《史记》。“你知道这些东西他们已经读过、讲过无数次了,可他们还是深深地、真诚地陶醉在里面。我虽然还无法完全领悟,但我至少见过,我知道人类的精神世界可能蕴藏怎样的幸福。”
https://finance.sina.cn/2020-09-19/detail-iivhvpwy7664222.d.html
@dzr 我真一开始以为这只是一个有讽刺意味的负面调侃词,没有想到大家是认真的,目前主要盘踞北上一带,暂时没有南下 :dodgecat:怕怕蜷缩
@dzr 我觉得对烈性毒品强烈的抵制情绪是很好的,全球都没有比中国在这方面做得更好了,很值得骄傲。只是很多低成分药物需要辩证看待,因为很多特殊人群需要靠此辅助自己的生活,一棒子打死禁行很残酷。至于聪明药的部分,我看得觉得很难过,特别难过,要出人头地的卓越就要变得超人,超人就不得不成为非人,家长逼孩子吃的那些新闻,它让我感觉特别赤裸裸。
你的朋友吃的希望会是低剂量的保健药物,在淘宝上有卖很多从美国进口的这种药,挺普遍的,比如高浓缩的咖啡因胶囊,或者是含有一些舒缓和凝神成分的复合药物,这一类的,不过量不会形成依赖。只是我还是觉得,真的没有必要去吃,复习累了就歇歇吧,因为服药就是开始在替身体合成一些东西,身体是很聪明的,它会开始偷懒(很多人后期开始不吃褪黑素就睡不着,不吃5htp就血清素含量奇低,身体退化了)。除非是天生有缺陷的病理性需要,我总觉得药物是一种拐杖,可以借力也随时会把正常人抽跛。
不过侃侃而谈总是很容易的,你的朋友一定有综合自己的考量做选择。我只是,看了一大堆,觉得真是感慨:嗨呀,做人也太不轻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