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more

我想到一个好玩的事。前几天点外卖,刚好遇到游行的,把送外卖的堵在路上了,司机给我打电话说了这事,我说晚点也可以,后来晚了半小时,司机是把车停旁边,走路来的。我觉得司机很辛苦,想多给他一点小费,他不好意思收,很快地跑了。我觉得吧,不好意思收也有道理,因为他晚了半个多小时。但是给小费也有道理,因为他确实是走路来的,比一般外卖员辛苦呢。这可能就是奖励结果与奖励过程的区别。在一个普遍奖励结果的社会,他肯定是不好意思收的,但我还是想给他,因为我是更喜欢奖励过程一些。
如果哪天社会风气全变成奖励过程,而不是结果,大概人的异化会减轻吧。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实现就是了。

小朋友大喊冤枉,表示自己与有抑郁症的朋友交流的时候,从来不会像养蛇蛇这样。因为他是“人类不行”信仰者,对动物有比较高的期待,但对有抑郁症的人类朋友没有什么期待,也不觉得需要对他们负责,也不用给出什么建议、解决什么问题,所以和他们聊天的时候比较轻松,顺着他们讲话或者一起吐槽,不给人带去压力,他们蛮爱找他聊天的。
好啦,那挺好的嘛,无关心使人减压!
那我改成“请不要用对待蛇蛇的心态对待能讲手语的抑郁宠物大猩猩”

Show thread

另一个朋友把她的蛇寄养在我和小朋友这。本来打算寄养在宠物中心的,但是蛇之前在加热垫上烫伤了,宠物中心的人不收,我们只好先把它收了,养好了伤再送宠物中心。
本来养得伤势渐好,前几天降温,蛇蛇又跑到加热垫上把自己烫了。
小朋友非常沮丧。明明很认真地养它了,一切也朝着好的方向走,可它为什么又把自己烫伤呢……
我说,你这个心态吧,如果你有抑郁症的亲戚朋友,你可千万别去照顾他们啊。

试试,能放动图吗?
是小游戏chair fuck simulater(我没玩我只看到介绍页面的动图)
看完动图我笑了一分钟。然后每过30秒就又会想起它,就又笑10秒钟。
人生能有多少个像吸了笑气的时刻呢,这都是人生的宝物!为了把动图发上来,我又笑了一分钟。
该游戏下面的评论:每一天,我们都离上帝更远了

我想了这么个缺德道理:在一些很普通的事情上展现一个很普通的人的很普通的善良,就会有人跑来说,愚蠢的善良就是恶之类的。所以这些人的意思是,善良宁缺毋滥?或者说人性宁缺毋滥?

梦到一个看上去平平无奇的报税会计,叫蚯蚓,男,矮矮的,小平头。他发来了报税链接,点进去一看,哇,是一条他自己做的动画,好怪,又好看,动画小人还会拿走我的税务信息,是打破第四面墙的动画。梦里我每年都找他报税。到了第四年,他的动画已经做得出神入化,十分逼真,变成了能从屏幕里爬出来的僵尸——事已至此,完全变成午夜凶铃了!意识到梦的走向不对劲的我,在这个合适的节骨眼醒了

忘了发这周的打卡嘟了 :crying_cat:

顺便,我还在有一搭没一搭地读博尔赫斯,又一个我读不懂但是蛮喜欢的人

时间轴上的各位乡亲们!我想发嘟!我发完了!谢谢阅读!

啥叫爱国博主带着批判性眼光使用外国产品?我带着批判性眼光移了个民行不?

我想起来很多年之前,我爸买了新车,也是家里第一次有车的那天。天很晴。我出门就拿钥匙把车给划了。从车头到车尾。

八点了,我使劲看建筑的缝隙处,想知道是天真的还亮着,还是那里有一栋很白的大楼。

我之前读《查拉斯图拉如是说》的时候,偶尔也会突然感到兴奋,读到一些段落好像打开灯泡似的,脑子里乱闪不停,但大多数时候读得困,很快就安详地入睡了。
我一琢磨,我这不是在读尼采呢,我这是在读自己,自娱自乐呢!从随便一本书里地毯式搜索出一些自己喜欢的内容,这能叫读书吗!

小学毕业的时候,同学录很流行,我给同班同学填了好多份,不过最终没有给自己买一本。而且我也拒绝在“临别赠言”的栏目里写毕业的伤感之类,没想出个所以然,只觉得大家都这么写,不好,尤其我小学时候很nerd,和大半同学都不熟,他们和我进行的最长一次谈话,就是写在同学录上长达好几句的毕业伤感。

这也许是我,想要反对昆德拉说的那种“媚俗”的尝试?尽管小时候我还没读过他。

后来我也仍然不知何为媚俗。只是现在想起来,小学只交了一个朋友(她还和我进了同一个中学)的我,被后来的朋友抱怨过薄情的我,把其他同学临毕业的伤感当作一种媚俗,肯定是十分自大的。

昆德拉写媚俗,因为他被人群伤到了。我一个养尊处优的愤青,如果把反对媚俗当作圣经一样,只能说明我午饭吃得太饱。对我来说自大是比媚俗更严重的问题,不想清楚这一点的话,反媚俗也不过是另一种媚俗罢了。

害,妈的,老师说我周五的作业没上传成功,我说可是我的电脑周末坏掉了,格式化了,她说那你只能重写了。
害,害,害,去你妈的活过的痕迹,老子他妈的作业呢?!

有流浪小猫猫在纸箱里打着点滴,点滴瓶挂在树上的图片。看上去有一丝诡异,一丝匪夷所思。
小朋友说,这种是猫猫在治病,治着治着主人就不要它了

一般来讲,会认为“活过的人生”是唯一属于自己的东西吧!电脑一格式化,老子懂了,新时代的赛博人,未来才是属于自己的东西!好正能量啊亲人们!此刻我的手中已经抓住了未来!! :blobcatbirthday: (没错未来是这块小蛋糕哦~)

Show thread

活过的人生就像拉过的屎——想收集起来都不知道用啥容器。
偶尔弄丢一些,想想也不是太心疼!
——电脑格式化有感。
我首先想到最近要看的论文得重新下载,好麻烦的嘞。又想起照片,没多少,丢掉也可。又想起假如我的lof日记全都丢掉的话,好像,好像日子也就那样过。
除了已经丢掉的虾米音乐,我没有什么太心疼的。(淦,所以为什么丢掉的是虾米呜呜)
反正我记性不太好,过去的日子会忘掉,写过的日记也会忘掉,又写得太多,翻看不过来,总之活过的人生无论如何已经不属于我了!

很久以前读《局外人》的读后感。打算重读一遍。
我很羡慕一位姐姐,年纪比我小不过很有姐的气场,一年竟然读了一百来本书。她一年能顶我十年,怪不得有姐姐气场呢。
昨天看完《局外人》,原来它这么短。我不知道加缪的存在主义是什么意思,当然他本人也不承认自己是存在主义,但读完了局外人,细想存在二字,确实有那么些模糊的感觉——它真的在写存在。
读到前半部分,我想它的主题是“距离”,毕竟名字都叫局外人了,与他人遥远的距离,与社会遥远的距离,麻木,与心灵遥远的距离。距离就是“局外”的定义。
玛丽问主人公,会和她结婚吗?他想了想,认为可以。玛丽问主人公,爱她吗?他想了想,还是挺喜欢的,但是不爱。玛丽问主人公,如果有别的情妇,他也会与之结婚吗?他想了想,会。玛丽很伤心,可她就是爱他这一点,她要与他结婚。
我想我前室友恐怕会喜欢这书,他最近交了个抑郁症女朋友,不咸不淡的,把他逼得开始研究起回避型焦虑型依恋类型了,近日写作里也全都是人际交往的距离问题。讲真,他大约是个理想主义恋爱脑,把一种想象中的爱情当作理想,去追求,且纸上谈兵不切实际,没有背叛理想主义。他一定会对玛丽和主人公的爱情感兴趣的。
我是个反恋爱脑,恋爱情节对我真是对牛弹琴。
谁知剧情急转直下,主人公刚成为杀人犯的时候,让我想起了读卡夫卡的《审判》时那种干着急的感觉。大哥,你说的每句话都给别人制造你是变态杀人犯的印象!快停下!因为他是局外人,必然被社会排除在外,双方都无可指摘。
他在狱中的状态,在我看来,才是小说的高潮。纯粹地消磨时间,急迫地思考死亡,就是这两部分让我感到“原来这就是存在主义”。
人只需要活一天,所留下的回忆就足够在狱中回味一百年。——这句话很美,在我看来也很恐怖就是了。
读完了有点伤感,但也得到了一点勇气。他用短短的时间思考了死亡,接受了死亡,没有逃避到上帝那里去,没有逃到神父的甜言蜜语里去。我想死亡几乎可以说是一切恐惧的源头。竟然有人,哪怕是虚构的人,可以直面它,不逃避,仅仅是知道这一点就能得到勇气。

导师的爸爸去世了,在邮件里告诉我们这个sad news,同组同学也纷纷回邮件表达哀思。我也觉得该回邮件,可不知道英文该怎么写,就照着同组其他同学的写。
feel sorry,等等等
可是吧,其实我,大概没有真的feel sorry,其实我什么也感受不到。发印度点火图的时候,我在微博和网友对线,不过我其实也,什么也感受不到。
这对人类来说也许是正常的吧,人的感情链接是很短的,如果它太长,会让人太悲伤。不过身边有些朋友抱怨过,我的链接似乎比平均水平还要短。我想要体谅人们的困苦,不过这大概出于,我对善的定义,而我本身共情能力比较低。
想要所有人活得幸福一点是真的,可我其实不会哭,也是真的。看着抱怨我很无情的朋友,我觉得他们与我做朋友有些委屈,可能有点交友不慎,但我也希望他们开开心心的,我大概也为他们带去了一些开开心心的时刻,我也有能力继续带给他们那些时刻,不然我们就不会是朋友了嘛!

Show more
Mastodon

本实例禁止真人儿童色情、泄露他人隐私信息(如姓名电话地址等)、诈骗、将本实例网址链接及截图不打码直接发布在墙内社交软件。除此以外,畅所欲言,无任何敏感词!用力地使用我们应许的生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