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许我们读书
我咕咕了很久,大家,大家,为什么你们也不读了呜呜呜!
我决定了,下一个月的读书绝赞开启!如果有象友想一起督促读书的话,回复一下这条,之后一个月里,每周(假设每周日吧)都一定要发进度,互相督促啦!
昨天我读了一下《卡拉马佐夫兄弟》,kindle说我读到5%了,难道,难道这本书其实是20天就能读完的?!还是说20天读完上册……那么,这部书其实是40天就能读完的?!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艰难嘛,应许阅读读上两个月大概就可以完成呢。
做了一个就像死神来了的梦,梦到一个电梯,它可以分成隔间,人进去之后墙壁会移动,把电梯空间一分为二或者一分为四。我和一些不太熟的人一起去开会,要坐这部电梯,我们一边networking 一边走进电梯,然后墙壁缓缓地推动着,开始分隔间了。我以为要分成田字格,我就在一个角上站着,但我身后的隔墙又往外推,推得我实在没地方站,只好走出电梯门来,原来我一开始站的地方本就没打算留空间。但是一个瘦小的女生在那窄窄的缝里站住了,电梯门一关,她发现自己夹在门和电梯厢之间了。后面剧情就很血腥片,我们外面的人听到她在门里哭喊,电梯往上走,她惨叫了一声,然后电梯不断地发出似人声又似机械摩擦的声音。所有人都吓傻了。那个女生刚刚还在和我networking,她的同事们站在电梯外也傻了眼。我捂着耳朵不敢听电梯里的声音,但我又觉得,如果那个女生有一丝可能活下来,我们却不作为,以后会后悔的。我试着按电梯上的所有按钮,我听说有紧急停止按钮。女生的同事们颤颤巍巍地和我说,没用了,已经没用了。我不停地按电梯,所有按钮都试过,但是它没停下,我把按钮又从头试一遍,因为我不知道还能做什么了。电梯里持续发出规律的怪声,那个似人声又似机械摩擦的声音。
在梦里我还想到了电梯公司要为此付全责,以后不允许出现先进人再分隔间的电梯。
然后猫猫把我从死神来了梦里叫醒了。人憋尿睡觉就会做噩梦……
最近小朋友在找工作,一会又想要不去投资,一会又想要不去创业,一会又想先干个兼职。
我说你踏踏实实找工作吧,把该考的资格证先考了,乱七八糟的想想就得了,别当真。
小朋友说,不知道资格证考了是不是就能找到心仪的工作,在这样不确定的情况下,就算想踏踏实实考证,心里也不能踏实。
我就突然想到,生活中其实大部分情况都是不确定的。我以前也常常想着,参加了这个活动就知道了,见了这个教授就知道了,过了这个面试就知道了,是好还是坏,过了某个节点就有答案了。但其实大多数时候没有答案,并没有一个颁发答案的节点。就像大多数简历投出去是没有下文的,好心回复一封拒信的公司都是少数呢。
我又想到小朋友信教,就说你还是去参加教会活动吧。
宗教到了现代不知道还有多大作用,但是就能帮助一些人度过迷茫的时间吧。
有时候,就算道理上明白努力会有回报,但又实在看不清回报会在哪里,免不了动力不足。如果有人在旁边说,“别想太多,加油干吧”,又不免觉得你算老几,你说加油就加油,要是加到最后一无所有呢?谁来负责啊?这时候一个上帝出现,绝对算老大,让你加油,加到最后就算在人间得不到什么,最起码都能许诺你在天堂上有个好席位,这样有奔头的事情,能让人一辈子活得少些迷茫。
以前我觉得宗教即使放在现代也很功利呀,或者为了上天堂才当个好人有点怪呀,或者只是一种自我安慰呀,或者逃避呀。但是,我觉得帮人度过迷茫是实实在在的。
我认为人会迷茫是因为人的精神软弱,或者说人类的精神系统发展太慢,跟不上现在的社会结构,情感上难以接受超长延迟回报(或者其它反人类的奖惩机制),所以在现代社会里常常迷茫。如果宗教可以针对人类的弱点,制订一套解决方案,那怎么能叫逃避呢,那就是解决问题呀。
就像,演讲太紧张了,要把观众想象成萝卜白菜,这不叫逃避问题,这就是解决问题嘛!
怪不得教堂里的人说,信主是有福的。
能把观众想象成萝卜白菜的演讲者是有福的。我们这些想象不了的人,只能自己硬撑着度过一场又一场演讲了,只能一直捏着手心冷汗直流。
看了哪吒2。虽然根本没打算看,但是楼上室友多买了一张票,也退不掉了,我心想既然都说是大烂片,那我去鉴赏一下吧。
看完之后根本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人讨论它,不论是表扬还是批评,它都,对我来说压根没什么好说的。
特效确实做得蛮漂亮。我没看深海,听说深海的特效也漂亮,又想起大鱼海棠的画面也是漂亮——既然有这种纯纯漂亮的才华,为什么不用在各种舞台设计上!
剧情有点尬,情绪是硬烘托,搞笑段子是乱加,感觉好像编剧也觉得情绪上得太硬了,加个段子大家笑一下算了。搞笑手法是幼童向屎尿屁笑话,初中男生可能会喜欢。
两个男主的对话也尬尬的,这个电影不是卖cp的吗,为啥你倆讲话那么尴尬嘞,像是第一天认识的人装熟,这要是真人电影我肯定会认为是演员演技太差。直男卖腐不应该是老登作者的擅长领域吗?
但是我倒觉得以上缺点对我来说都不算很大,女角色是纯工具人这一点,我也忍了,就是不太理解这个电影主题为啥是“家人侠”,而且都是没妈的
@borad
求助有没有了解加拿大心理咨询相关的友友捏?
我的加拿大citizen朋友,比较穷,有心理问题但是看不起therapist(据她说每星期要150刀,这是半私人半政府补助的,纯私人更贵)
她去看了政府补助的免费therapist,先是排队好几个月才能看上两三次,然后又必须中断、排队。
这不是最主要的,最可恨的是,她向therapist透露有过自杀想法,therapist多次向她推销安乐死。好在她还清醒,并不想真的安乐死,但是肯定对therapist失去信任了。
我们都觉得这不是心理咨询不专业的问题,应该是医保系统压力大,所以推销安乐死,换一个therapist估计也难以解决问题。
希望有了解加拿大心理咨询的象友们能给点建议,或者一些资讯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