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more

做了腌萝卜干。发现腌制时加点辣椒特别好吃,好吃得蹦蹦腿。🦵🦵

@Drizzled 那个女孩的自述我也看过,看了蛮佩服她的,规划力和执行力都很强,最重要的是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对等也是个挺模糊的事,人人对等的感觉不一样。总觉得自己“还不够”是进步的核心驱动力之一,不过不用想着“要成为怎样以后”用未来的状态去和对方比肩,人是现在和未来的叠加,现在的你已经是很好的种子,可以大大方方地去爱一朵花。

@dzr @Drizzled 可能继续一块儿搭伙过日常,做舍友,或者就这么结束……

其实就是我双亲的脱水版本,在这个幻想里,妈去和那个阿姨在一起了,爸随便找谁了。我是所有人的孩子,所有人都爱我,爱没有被稀释而是增多了,一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婚姻。
干啊,我突然意识到,这种open可能只是一种想被关爱的心情而已,和恋爱已经没有关系了。天天说着独立自由,其实一直渴望着能被什么集群接纳,被彻底吸入,同化合一。
人类啊,变成橙汁吧!(按下)

@Drizzled @dzr 感觉这个更像在讨论,是否认为爱与性可以分开。你是不是可以爱一个恋人却对其没有任何渴望,而对其他人有性的偏好却不爱他们。
考虑伴侣约炮的话,我是属于爱欲分不开的类型,和我维持关系的时期不能单独和第三人sex,除非我也一起(我是来加入你们的jpg)这种情况下第三方更类似我们两人的玩具,有点物化人家 :dp_heart:
我的open只是允许“不断变心”这件事,我认为不忠是欺骗,而不是变心。人总会变,当两个人的变化已经无法以协调的步调继续走下去,那就另寻良人好了。对彼此的爱不是责任,也没有任何承诺。
(不过我感觉35岁以后我的想法会变为1v1,因为那时候我会考虑家庭单位联产了。)

@emuinthesky 今年国内生育率和结婚率都跌破记录了,韩国那边已经大幅度人口缩水,政府都急了。我猜国内肯定跌得更吓人,只是没报出来。现在的环境不适合结婚,姑娘们已经无声在用子宫投票了。
我也是特别渴望亲密关系的,我想大家反抗的根本不是爱和婚姻本身,只是目前可供结合的对象(适龄男性群体)大部分也太磕碜太让人失望了。要真有见着一个尊重女性,坚强独立,包容差异的男的,我立马打晕扛回我滴洞穴里婚了 :3030:

@dzr 感觉,一个群体说想要变成另一个群体,这种言论就是会有一点冒犯的,尤其是后者要是生存环境比较辛苦的话……
会有一种“你根本对我们一无所知,自己遇到一些困难,就想来我们这儿逃避!事实上我们比你想象中辛苦得多了!”一样的感觉,健全人说想变成抑郁症患者,biid说想残疾,男人说想变成女的被人宠,都会激起被浪漫化的对象的愤怒。💢
感觉“把人当恋爱对象是作为对其的赞美”,假如是那种单纯表达“我会被这样美好的人深深吸引”涵义的话,就还好。不过直女说这种话来反驳女同性恋群体的愤怒,总有一点给自己找补的感觉,确实叫人不太舒服。

@emuinthesky >“可能因为我很天真,我始终是觉得感情会占很重要的位置”
我觉得这完全不是天真,倒不如说是很慎重,很深思熟虑的一种考虑,远比大多数人考虑的结婚理由(时候到了)要郑重认真得多。
我猜或许是这几年环境右转不可避免,一切选择就都变得赤裸裸地精打细算了起来。在生活命题转向生存命题的情况下,把婚姻当作交易更好理解。大家最终目的还是得到幸福,只是感情的变量太难评估了,环境又要求人们快点决策,那就只能把可以量化的方面作为重点了……

@dzr @emuinthesky 聊到这个,我突然好奇各位理想的relationship是什么样的!
我个人可能是开放性关系,因为我觉得一辈子只喜欢一个人是不可能的。我不希望自己或者对方因为我失去其他可能性。
但目前为止就我了解到的,所有开放性关系的尝试都失败了。爱的排他性可能是爱的根本特质。

@emuinthesky 我也觉得感情是重要的,我家就是纯工具人结合,我觉得父母双方不如直接做舍友可能更好,看他们商量如何对外扮演还是挺累的。
说到合同,现在就有婚前协议这种东西了,我一直建议所有确定要结婚的朋友都签一个婚前协议,虽然很赤裸裸但至少是一种安全保障。怎样的热恋下都不得保持警惕来保护自己,生活有时候较真起来真是不轻松。

@emuinthesky 我感觉婚姻比起“和彼此感兴趣的人生活在一起”其实更像“两个家庭挑选两位代表,合并资源进行资产重组”
以前看一朋友谈恋爱居然做量表评估伴侣,觉得这人很变态,现在想来她难不成是提前预知了婚姻仪式的本质……

@Drizzled 嘿嘿不抢也没事(天哪!我好烦人),我默认人人都有躺平的权利,不要攻击抢饭的是在瞎折腾就好。
哪怕身在一个群体中,每个人也都有每个人自己要背负的沉重,有时不能并肩作战,那就彼此珍重。

@Drizzled 我是觉得竞争也可以有,但不应当在这个模式下,不应当以这些可怜的资源为对象,以同类为竞争对手。我还是希望所有“驴”“雌竞脑”都一起去抢饭,社会保护有产者,身为女性本身就很难躺平,我还是不想任嘲。

@Drizzled 是啊,同样是争夺性资源,男的打架抢女的,好像就那么正义、大气。女的打架抢男的,就变得可怜可笑。
可能因为现在的默认模式依然是“男性主外是庇护者,女性是被庇护者”。被庇护者为了寻求庇护而攻击同类,看起来就非常残酷狠毒。
如果在母系氏族里,这种斗争的意味就可以颠倒过来了。

@Drizzled 在这个词被运用的时候,雌竞的“雌”经常就是贬义的,偏向于讨好男性的低端竞争。事实上女性一样可以为了更广大明亮的事物而博弈,关键还是那些资源一开始就很难分给她们。
本咸鱼以前觉得就想嫁个男的,婚了互相内部压迫,躺平过一辈子。但一看,饭不让我抢着,抢地上的米粒还要被吃饭的人笑“女的就是爱猫打架”,就很火大啊!想掀桌子啊!于是我也决定去抢饭了。

总之就是,我也很讨厌女性把雌竞这个词那么轻松地丢在具体的女性身上。因为这种斗争依然来源于社会结构化的不公,单纯攻击深陷困境的姑娘们“天生是驴”“雌竞毒脑”,是非常残酷的。个人意志很难抵抗社会结构性的压迫,但我相信女人天生是女权。

Show thread

和她乡网友聊到女同性恋女权(Lesbian feminism),感慨它很可能就是女性群体天然联结的派生和深化。其实我不喜欢tp角色划分,感觉在照搬异性恋一方压迫的伴侣模式。
很有启发的是大家聊到“雌竞”这个事。是否女性确实比男性更爱gossip,更塑料情谊,经常出现“为了鸡皮蒜毛的小事”彼此诋毁和诬蔑?
事实上很可能并不是这样的,雌竞的源头依然是社会分配给女性的资源不公,底部群体为图生存(像“讨好主子”一样),不得不以原始残酷的方式互相打压。
实际上男性之间的斗争更brutal更猛烈,但由于他们互相抢夺的是更优质的社会资源(地位,薪资,性资源),于是他们的对决在世俗意义上显得更加“光明正大”。

@dzr @emuinthesky 虽说“人一百度基本都是眉毛以下截肢的严重程度” 但也有一些卡哇伊轻松瞬间

@dzr 我也觉得很扯,最臭的就是supreme,居然标榜自己是街头品牌,我的偏见是所有潮牌都是贴了街头的皮贩卖理念的奢侈品。本高纯度街溜子有被冒犯到 :3030:

以前会羡慕那些钱多得慌奢侈品一开售就all in的人,现在发现对我而言买东西的乐趣就在于精挑细选。回想自己最快乐的日子就是骑车在整个区的所有超市里抢折价菜,或者单纯一天在“逛”,把货物一件一件放进购物篮,回家前再一件一件放回去。

@emuinthesky 可以买一些综合vc补剂吃一吃 :cat4:

Show more
Mastodon

本实例禁止真人儿童色情、泄露他人隐私信息(如姓名电话地址等)、诈骗、将本实例网址链接及截图不打码直接发布在墙内社交软件。除此以外,畅所欲言,无任何敏感词!用力地使用我们应许的生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