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izzled 是的
我甚至愿意替换一部分脑子成电脑,我想做ai我不想做人。虽然看了很多维护那一点绝不动摇的科幻作品,但我想我自己可能属于没什么人性洁癖的人类。
@tsubasa178987 ……你的名字和你的回复都看得我在深夜痛不欲生 馋到胃叽呱叽呱地开始吃自己 
@Drizzled 我好像跑题了,再读了几遍感觉这个系统设定更像一个纯粹的信息处理外挂,而不是涉及理念沟通那么深入的部分
我应该还挺想来一个的,单对于和我导师开会和队友交接工作啥的这可他妈的帮大忙了。有意思的是,想象和我重视的人共度的时光时,我想我绝对会关掉它。
我想人有半数以上的共情和感动来自于对他人的误解,哈哈
@Drizzled 我觉得这个系统能不能做出来不一定,因为人的念头和话语,其实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并不是观点在脑中形成→用言语表达,而是人在构辩的时刻同时在形成自己的观点。并非机械性的先后的processing。
极端一点讲,人在斟酌言辞最后开口道出具体的话语前,自己都不明白自己所持的观点是什么。(就像许多创作者会有一种感觉:故事在脑中隐约形成,但直到自己下笔,才真正把那个东西“打捞”出来,自己才知道它的模样。)
不断发出具体的带有误解性的话语,正是理念成型过程的一部分。所以这个系统顶多提炼出一团铁水,真正的器具依然需要在对话中反复敲打才能成型。
@tsubasa178987 竟然还有……咸豆浆……!!
而且还是半凝固的
和咸豆花一样吗?
@emuinthesky 你们那边也这样吃喔,我们会豆浆煮米粉,听起来很暗黑但其实蛮不错吃的
@FAKEyomeno 我觉得无糖的好喝
@FAKEyomeno 是的,ai渲染其实已经发展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了。这张图片上的场景,家具,人,全部都是渲染出来的,很酷
@dzr 我在想,早期的机械学习理论说,人区别于ai的关键,在于“随机”
“人是反复无常不可预测的生物,而电脑的推理过程是写好的,结果是已经确定的”
但像如今抓取成图的参数也设置成随机了,某种意义上来说,她确实是活着的吧。
@dzr 是小说~~不过蛮好看的。里面有的人让我想起了你。
@dzr 你说的这个场景很像《换心》里的一幕,犯人们在监狱里用鱼线扯着小东西小吃交易,分食过一块小小的口香糖,还一起养大了一只秃秃的小鸟。
@dzr dzr注意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