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itutional silence指的是学校对非异性恋话题保持沉默。这种表现包括:课本只包含异性恋人物关系;lgbt教师隐藏自己的性取向;管理人员避免提及这一话题等。这使得lgbt群体在学校的教育中隐形。这种silence被一些人看作是中立的表现,但是实际上,无论是lgbt学生还是老师,都承受着因为学校的“沉默”而带来的压力和焦虑。孩子们觉得自己在做错事,老师们因为自己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而痛苦自责。
GLSEN(男女同性恋和异性恋教育网络)推广了“沉默日”,旨在解决学校里的反lgbtq偏见。这一策略要求学生们有意识地保持沉默,以提高人们对反lgbtq偏见的意识,但就结果来看,这并不会让其他人更多地去关注围绕性别和性取向的歧视。相反,沉默导致了更多的恐同霸凌,且使得lgbt学生在面对骚扰时更加没有防备。
今天的课讲到sex和gender,非常有趣。
孩子们2、3岁时,他们会听到“男孩”、“女孩”、“他”和“她”这样的词,并开始意识到它们之间是有差别的。
孩子们真的很敏感,他们会吸收世界呈现给他们的一切信息,注意到这些差异。但他们这时候并不明白这其中的生理差别,他们只是知道男性和女性是不同的。有一个小男孩在他三岁的时候宣布他长大后要成为一个妈妈。但等他长大一点,他就想成为爸爸了。
对孩子们来说,穿着打扮和玩耍的方式区分了男孩和女孩。所以一些小女孩会害怕如果她们剪短了头发,她们就会变成男孩。
实际上,每个人从有自我意识以来就在被教导性别的差异了。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总是会被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容易自我辨别。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是:将无法依据外表区分性别的儿童打扮成相反的性别,让一些志愿者们去照顾他们。这些志愿者总是根据儿童的打扮来选择玩具。结果是,他们会递给穿裙子的小男孩洋娃娃和毛绒玩具,递给穿裤子的小女孩小机器人和智力谜题。而实验结束后进行采访时,他们却坚持认为自己只是随机递给孩子们他们周围的玩具。他们觉得他们递给“男孩”机器人和递给“女孩”毛绒玩具的行为都只是巧合而不是刻板印象造成的下意识选择。每个人在被告知真相后都很惊讶,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其实是被刻板影响影响着的。
我也自认为是个思维足够开放的人,但我觉得如果是我,我也会做出和他们一样的行为。甚至昨天我还在想给小侄女买只毛绒兔子做礼物,我也没有想她会不会不喜欢毛绒玩具。
保持中立,保持开放思维真的好难,有个说法是,研究自己社会的人本身就像鱼在研究水一样,他们总会局限于自我,局限于社会和文化加给每个人的桎梏,因此看不清其中的异常之处。我感觉矛盾的是,社会和文化在阻止人们寻求自我,但又正是这样的社会和文化造就了每个人的自我。
我一天能睡九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