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许食堂
突然好想吃卤菜,又有点想吃小海鲜,干脆就吃了卤海鲜(
店内一块八送海星,想着从来都没吃过我试试吧,嚼了一下发现皮硬硬,搜了一下才发现要剥开吃......感觉口感好像什么米饭,味道,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但是我不太能接受的感觉(
结果虽然是为了吃海鲜,最喜欢的还是热卤脑花,真的好好吃哦,店家这好吃的评论不是买的!就是有点小贵(
喝的是之前买的麒麟~日式啤酒都有点苦,朝日也是。仔细想想感觉这两个没啥差别?口拙完全喝不出来......
#碎片饮酒
想着好久没喝过cocktail了,但是也没什么基酒和调料,就干脆点了瓶汽水,把之前买的没喝完的金酒用了
发现喝的越多,越不像以前一样还会好好按量按步骤调制,通常都是看自己有兴趣的果汁之类,按照心情放,连比例都不在意了...
金酒的味道被掩盖了一点,有点像喝了gin之后吃荔枝味的棒棒糖
@17sweets 我们也分不清前后鼻音哈哈哈哈哈,上海话是吴语吗?在电影和日曜里通过,真的是属于一个字都不懂的状态 
@copper 原来是这样!我们区县虽然有些用法不一样,但大体还是能互相听懂的~想起朋友说,她们一些很老的陕西方言,她也完全听不懂
哈哈哈哈,感觉这要打字幕,可能只能像翻译一样打成(歌词大意:、、、、、)
@nanala2022
昨天做梦梦到我靠走路走到了一个距本地很远的城市,结果在过山车上被人打电话问做没做核酸,知不知道目前的政策,现在在哪里,要去集中隔离......然后在梦里和同伴一起想直接逃,结果被过山车狠狠卡住.....
@copper 是的,我自己感觉也是其实言子没有很难,我的朋友跟我说她听不懂的是我们的音调,因为我们的方言很平,没有很多音调的转换,所以才跟普通话的四声不太相同,有些甚至是反的,“买卖”用川渝话讲,和普通话就是相反的音调。而且我们喜欢吞音,比如“做啥子”是“爪子”之类的。
哈哈哈哈怎么记得的都是骂人的,确实有些可以拿来用书面表达,只是读起来的音调和普通话不一样。说起来,你们地方台会讲方言吗?我看很多地方台会有方言的电视台之类的?我们有专门的方言节目,都是本地人拍的,在想如果这个一直推广下去的话,对保存方言以及本地文化的帮助应该很大
@copper 川渝方言RAP多的原因是,普通话没法押的韵,方言却可以用言子和音调拿来押XD一种奇怪的优势,福建是用的闽南语吗?之前听妮达唱mojiadai,看评论是闽东语,是我第一次听到,但是还蛮好听耶
居然是这样的教学!还以为会有拼音之类的,这个确实完全看不懂....感觉照着书上标的读出来变成了什么都不是的语言...
@copper 啊....那看来川渝在这方面稍微特殊一点吧,上岗确实也要普通话证书,但在方言的影响下,反而是能标准说普通话的人很少,然后反过来的是我们这边的人反而会说:你能不能别说普通话....(指日常交流中)虽然大家还是会取笑彼此的普通话口音,但没有到觉得“土气”的程度。
在思考是不是川渝方言比较简单也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但是虽然在现行这么多方言群体的情况下,有很多很老的言子也逐渐消失了,感觉很可惜。btw方言建博物馆保存的是哪种呀?言子对应的意思,或者只有方言才能看懂的句子那种吗?
@copper 什么,是因为我们这边特殊一点吗,好学校我不知道,我一直在比较一般的学校,而我们从小学到本科,都有方言教学的老师,甚至不顾有没有外地的同学...
我小时候一直以为,大家只有在上课的时候会讲普通话,(甚至如果没领导查上课也可以不讲)而平时交流都会用方言,导致我一直以为每个城市都有XX话,后面认识了其他地区的人才知道不是....
普通话在我看来唯一的用处就是打破交流的隔阂,除此之外屁用没有(
@dzr 事件主要是围绕他最近的争议,所以多少还是会绕到这个上面去
权衡了一下改成了他把自己变成了符号自然要受到非议,提了一嘴他之前下汶川去救灾的事,对现状就没评价了T T
@dzr 公司有审核的人
我写的东西都太娱乐化了,政治方面一点边都沾不上,上周写了个吴京,最后在批评大家的爱国态度有点走极端,说他战狼,都没很过分都让我改成批评键盘侠夸他了。。。
@dzr
我这段时间过得好割裂,工作是自媒体写的都是娱乐向的东西,看的都是反抗、勇气以及政治,导致我好几次摸鱼冲浪的时候转不过弯来,脑袋里在想上街的事,手和眼睛y又在疯狂找资料,感觉自己被撕成两半了...